行为心理学 | 这些小动作出卖了你!

行为心理学 | 这些小动作出卖了你!

通常,掰手指关节也可能代表这个人近期压力比较大,紧张焦虑情绪较多。

人有许多不经意的动作,大多数是为了化解内心的焦虑而逐渐成为习惯性动作,比如说掰手指关节等等。

其实每个人都会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焦虑的,只要不影响生活可以自主缓解,都是正常的情绪。

Part 03

腿脚抖动

抖腿看似就是一个简单的动作,其实背后折射出了一个人的心理问题。

喜欢抖腿的人大多天性活泼,生活比较积极,在心情好或者在思考的时候会忍不住抖腿,主要是传达当下愉悦的心情。

因此,当一个人习惯性抖腿的时候,这恰恰就说明了TA此刻的状态是很悠闲安全的,当下的环境令TA感到安全,才会有抖腿的动作。

Part 04

抓耳朵挠腮

如果在交谈之间,对方出现抓耳朵挠腮之类的动作,表明TA对你所说之话抱有消极甚至是否定的态度。

当你兴致勃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,对方却不时地抓耳朵,表明TA已经不耐烦了,希望你打住话题,或者给TA表达的机会。

如果与你交谈的是一个群体,当你说话的时候,他们出现了双臂交叉或用手遮嘴、用手挠脖子等动作,表示他们不太肯定或对你所说的话有所怀疑。

Part 05

摸鼻子遮嘴

曾有心理学家称:

当不好的想法进入大脑之后,大脑下意识就会指示手遮着嘴。

但到了最后关头,又怕表现得太明显,因此,就很快地在鼻子上摸一下。

女性在做这种动作时,通常会非常轻柔、谨慎,因为怕脸上的妆容被弄脏。

个人用手遮嘴、用拇指压着面颊,是TA的潜意识中大脑指示手做这样的姿势,是想隐藏其内心活动的特有姿势。

Part 06

身体焦虑

人在受到批评、压力时,会感到焦虑紧张,于是就会借由一些小动作来寻求身体上的安慰,以此缓解内心的不安。

主要表现在三方面:

视线安慰

目光从刺激源转向让自己熟悉、感到安全的事物上。一个人要上台做演讲,内心紧张,会看向台下熟悉的亲友寻求支持。

口唇安慰

人感到紧张时,有些动作是可以通过身体来告知神经系统的,而从缓解焦虑。比如大口喝水、咬铅笔、舔嘴唇,以及吸烟等等。

皮肤安慰

用手抚摸自己一些神经敏感的区域,获得安全感。比如,在说话时,出现偶尔挠头、搓脖子、搓手、反复交错手指、抚摸手背,以及在发型不乱时整理头发等。

Part 07

啃指甲

啃指甲这件事情不仅能在孩子身上看见,更能在一些成人的身上看见。

精神分析认为:

婴儿在口欲期若没有得到满足的话(比如没有吮吸玩具,或者吮吸动作一再被阻止)。

在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就容易养成吮吸和啃咬手指的习惯,这个叫做「口欲期粘滞」。

但是这个习惯很容易被纠正,所以大多只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身上。

而成年人啃咬手指代表了一种特定的焦虑,即「自身攻击性焦虑」,是本能的一种表现,当出现反复啃咬指甲,将指甲啃秃、流血了还不能制止的行为时,有可能就是非常严重的强迫症行为了。

成年人喜欢啃指甲往往代表着紧张、沮丧、自卑、敌对等心理情绪。

当外界出现刺激时,啃指甲能给他们带来鼓舞,帮助他们获得冷静。

Part 08

双手摆放的位置

在与人交谈的时候,我们很容易被对方的手势所吸引,在交谈中双手摆放的位置,也有其代表的意义。

当对方把双手放在我们面前,这样是代表对方想要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;

反过来如果有人把双手放在后面,就可能是在隐藏自己某个观点或者情绪。

或者当你讲到一件事的时候,来访从双手交叉的一个状态,逐渐放下了,这可能代表着来访逐渐放下戒备。

不过,人心难测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行为模式,仅仅靠一系列的肢体动作,并不能窥测一个人的内心的全部。

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也是如此,咨询师并不是单单从一个肢体动作去判断,而是去察觉和把握来访在交谈过程前后肢体动作的不一致性。

所以说,肢体也是一种语言,它是一项基础的沟通元素。

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座城,没有谁愿意主动敞开心扉。若想了解他人,洞察其心,观察对方的微表情与微动作,是一个最佳的途径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数据

彩票365手机版官方下载 淘宝如何接单给别人刷?如何找刷手?
365提款一周都没到 《诛仙3》稀有物品登陆三界商行
365提款一周都没到 蚂蚁联盟好不好赚钱的,蚂蚁联盟怎么样,蚂蚁联盟是骗子吗,蚂蚁联盟是不是扣量垃圾不给钱支付骗人的呢